WREADY的成長印記,也可以說是我的成長印記。

才踏入社會沒有幾年,就迫不及待開展了這條創業路。

 

2022年3月,我踏出第一步做WREADY的第一份*Tech Pack。

(*Tech Pack 是設計師交給製衣廠的文件,裡面有設計圖、尺寸、物料和做工方面的指示)

那時候在上一份工作做內衣設計師,做Tech Pack算是熟悉,可是要做自己的品牌,我也是抱著試試水溫的心態。

畢竟是第一次合作的廠商,我的腦海裡預計出不同的失敗情境:他們(製衣廠)會不會做不到某些工序呢?會不會用錯布呢?會不會做出來效果完全不同呢?

不敢做太大膽的設計,也不敢一次性做太多數量。

 

不出所料,收到*頭版 的時候果然是出了些問題。

(*頭版 是製衣廠根據設計稿做出來的第一個樣品,畢竟是把2D圖變成實體,是有一定難度啦)

版型和尺寸不符、布料顏色錯誤。雖然是有心理準備,但是也會有打擊啦⋯⋯

不過這都是很常見的,做頭版的目的就是為了做第二次版(笑)——不,是修改,再給一次機會做出理想的版本,這個也是磨合的過程。

其實也不是完全不可接受的。我感到驚喜的是,我沒想到製衣廠竟然能駕馭彈性物料,他們也會根據經驗給我更好的設計方案。

所以總括來說,過程沒有破壞性的壞影響,我覺得是很順利了!

 

就這樣,獲得了第一批自家設計的貨品,下一步就是要建立店鋪,開始銷售。

在香港開設門店,每個月起碼都燒掉3-4萬港幣,還要裝修、聘請店鋪助理還有各式各樣的管理。

對於剛起步的小品牌,是望塵莫及吧。

於是選擇開設網店,同時租了個小小的工作室,還加設了一個試身的空間,讓客人看到實物,試過合適再購買。

 

那時候朋友介紹了一個可以寄賣的地方,很快的就進駐了。

品牌進駐後的第一個月,獲得一筆銷售。

那時候整個品牌只有4個簡單的設計款式,也沒有什麼品牌歷史或故事,

感謝讓WREADY寄賣的店主和第一位客人。

(好可惜,這個實體店鋪已經在8月底結業了 T.T)

 

很快的,夏天過去了,WREADY迎來了第二批貨品。

與廠商的第二次合作,算是順利多了,大家都開始有默契,他們開始掌握到品牌的版型和工序了。

這一次的設計比較大膽,不禁想像他們接到Tech Pack後的反應是怎樣。

偷偷講,以前做大膽的設計會被 *版房 師傅「投訴」的,畢竟「新」的設計會有他們不熟悉的工序,大貨做起來也不容易控制品質。

(*板房 是 製衣廠製作 頭版 的地方)

但是做小品牌的好處就是數量不多,創作可以隨心所欲。

對消費者來說,能買到更多特別的款式是一件開心的事吧!

出乎意料的,製衣廠一一跨過了做工上的挑戰,巧妙的把新款式做出來了。

 

(現時模杯已更新為新版本,帶出上身線條,透氣不悶熱!)

 

這一批的款式可能比較貼近香港女生的喜好吧,

放到Instagram後收集到很多點讚,並且因此獲得了更多的Followers。

原本以為香港女生會比較保守,喜歡簡約的設計,結果她們對偏向性感的款式反應比較熱烈。

這次的經驗帶給我一些方向:第一、大膽的款式製衣廠是做得到的!第二、這樣的款式是比較受歡迎的!

 

很快的,冬天就來了。

這個冬天WREADY集中開發一條新產品線,在銷售方面算是一個休止期。

至於這個特別的產品線,有機會再分享吧。

 

2023 年4月。終於又迎來了溫暖的季節。

在這個時候,WREADY誕生已經有一年的時間——從疫情緩和,到宣布開放。

一直以來不太懂營銷的我,也剛修完了一個營銷課程。

也剛好在這個時候參加了第一次的市集。

 

終於能踏出工作室,直接接觸客人,看到他們的反應和聽到他們對產品的想法。

每次聽到「好靚啊~!」我都感到開心,這是經營網店不會體驗到的事。

途人除了稱讚款式好看,還有對布料材質的舒適性、帶有胸墊的方便性評價。

 

更令我激動的是,我在腦海中構思的「目標客人」真的呈現在我面前!

——對身形有自信,喜歡健身或瑜珈,注重效率和便捷性

這是當初想像出來的客人特徵,但是當「她」真正出現在面前,就像用魔法把他們召喚出來一樣!

 

整個體驗都很神奇,而在這次市集,就達到了WREADY 的首30件銷售。

 

一年的時間好像經歷了許多,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,但是從0開始走到這一步,我會覺得是很大的成就!

5月、6月會有更多的市集擺賣活動,不知道會有怎樣的結果呢?

 

我會繼續紀錄WREADY 的成長,感謝大家的支持。